溴离子什么颜色(化验室常见试剂性质及防护措施3)
时间:2025-11-28 15:19:09 出处:外汇阅读(7119)
21钼 酸 铵
钼酸铵(又特种钼酸铵;(T-4)-钼酸铵;四钼酸铵;钼酸二铵;)易于纯化、溴离性质易于溶解、什颜色化试剂施易于热解离,验室而且,及防热解离出的护措NH3气随加热可充分逸出,不再污染钼产品。溴离性质因而,什颜色化试剂施钼酸铵广泛用作生产高纯度钼制品的验室基本原料。比如,及防热解离钼酸铵生产高纯三氧化钼、护措用硫化氢硫化钼酸铵溶液生产高纯二硫化钼,溴离性质通过钼酸铵生产各种含钼的什颜色化试剂施化学试剂等。钼酸铵也常用作生产钼催化剂、验室钼颜料等钼的及防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。
健康危害: 吸入、护措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,对眼睛、皮肤、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。
环境危害: 燃爆危险: 本品不燃,有毒,具刺激性。
急救措施:
皮肤接触: 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
眼睛接触: 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就医。
食入: 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22过 硫 酸 钾
过硫酸钾,无机化合物,白色结晶,无气味,有潮解性。助燃,具刺激性。主要用作漂白剂、强氧化剂、照相药品、分析试剂、聚合促进剂等。
性状:无色或白色结晶。无气味。能逐渐分解失去有效氧,湿气中能促使其分解,高温时分解较快,在约100℃时全部分解。溶于约50份水(40℃时溶于25份水),不溶于乙醇,水溶液几乎是中性。相对密度2.477。有强氧化性。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。有强刺激性。
健康危害:吸入该品粉尘对鼻、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,引起咳嗽及胸部不适。对眼有刺激性。吞咽刺激口腔及胃肠道,引起腹痛、恶心和呕吐。慢性影响:过敏性体质者接触可发生皮疹。
环境危害:
燃爆危险:该品助燃,具刺激性。
防护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23氢 氧 化 钾
氢氧化钾(化学式:KOH,式量:56.11)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。具强碱性及腐蚀性。熔点360~406℃,沸点1320~1324℃,相对密度2.044g/cm3,闪点52°F,折射率n20/D1.421,蒸汽压1mmHg(719℃)。溶于水、乙醇,微溶于乙醚。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,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钾。当溶解于水、醇或用酸处理时产生大量热量。0.1mol/L溶液的pH为13.5。(无水)。中等毒,半数致死量(大鼠,经口)1230mg/kg。
化学性质
具强碱性及腐蚀性。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钾。0.1mol/L溶液的pH为13.5。中等毒,半数致死量(大鼠,经口)1230mg/k安全风险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。
健康危害:该品有强烈腐蚀性。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。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;口服灼伤消化道,可致死。
慢性影响:肺损害。
急性毒性:LD50273mg/kg(大鼠经口)。
刺激性:家兔经眼:1%重度刺激。家兔经皮:50mg(24小时),重度刺激。
危险特性:该品不会燃烧,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,形成腐蚀性溶液。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。具有强腐蚀性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。
呼吸系统防护: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。
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用水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用水、砂土扑救,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,造成灼伤。
应急处理:隔离泄漏污染区,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(全面罩),穿防酸碱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小量泄漏: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大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24溴 酸 钾
溴酸钾是一个无机盐,室温下为无色晶体,分子式为KBrO3。溴酸钾,主要用作分析试剂、氧化剂、食品添加剂(中国现已禁用)、羊毛漂白处理剂。本品对眼睛、皮肤、粘膜有刺激性。口服后可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胃痛、哎血、腹泻等。另外,对于环境亦有一定危害。
危险特性:强氧化剂。与铵盐、金属粉末、可燃物、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经摩擦或受热易引起燃烧或爆炸。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。能与铝、砷、铜、碳、金属硫化物、有机物、磷、硒、硫剧烈反应。
二、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,作业工人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。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,佩戴空气呼吸器。
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身体防护:穿聚乙烯防毒服。
手防护:戴橡胶手套。
其它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毕,淋浴更衣。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。
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用水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喷水冷却容器,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
25溴 化 钾
溴化钾,化学式KBr,相对分子质量:119.00。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,有强烈咸味,见光色变黄。稍有吸湿性。1g溶于1.5ml水,水溶液呈中性。相对密度(d254)2.75。熔点730℃。沸点1435℃。有刺激性。主要用于光谱分析,点滴分析测定铜及银,极谱分析铟、镉和砷。显影剂。农药分析,
物理性质
摩尔质量:119.01g/mol
外观:白色粉末
密度:2.75g/cm3(固)
熔点:734℃(1007K)
沸点:1435℃(1708K)
水中溶解度:53.5g/100ml(0℃)
无色立方晶体。无臭,味咸而微苦。见光易变黄,稍有吸湿性。溶于水(100℃时溶解度为102g/100ml水)和甘油,微溶于乙醇和乙醚。水溶液呈中性。其溴离子可被氟、氯取代。与硫酸反应可生成溴化氢。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溴化银沉淀。
毒性防护
要避免摄入或吸入,避免眼睛、皮肤与之接触。如摄入,会发生头晕眩、恶心,要立即请医生治疗;如吸入,则会出现呕吐,应立即将病人移到新鲜空气处并请医生诊治;如溅入眼中,立刻要用大量新鲜水冲洗20min;皮肤接触了溴化钾也要用大量水冲洗。
26 氨 水
化学性质: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,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。对铜的腐蚀比较强,钢铁比较差,对水泥腐蚀不大。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,具有弱碱性,受热分解;能与酸反应,生成铵盐.
危险类别:3
氨水被吸入后对鼻、喉和肺有刺激性,引起咳嗽、气短和哮喘等,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;可发生肺水肿,引起死亡。氨水溅入眼内,可造成严重损害,甚至导致失明,皮肤接触可致灼伤。
中毒处理方法:
1、皮肤接触: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,若有灼伤,就医治疗;对少量皮肤接触,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,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;
2、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,或用3%硼酸溶液冲洗,立即就医;
3、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,呼吸困难时给输氧,呼吸停止时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,就医。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,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,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;
4、食入:误服者立即漱口,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,就医;吸入、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。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,注意自身防护。
27甲 醛 溶 液
甲醛(化学式CH2O) 熔点-92℃,沸点-21℃,液态时的密度为0.815克/3厘米(20℃),易溶于水和乙醇,35~40%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。
性质:本品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、易挥发、易燃的液体,有毒,有刺激性,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在低温下会析出絮状沉淀。
福尔马林″〈formalin;福美林〉是"甲醛″〈formaldehyde〉(HCHO))的水溶液,外观无色透明,具有腐蚀性,且因内含的甲醛挥发性很强,开瓶后一下子就会散发出强烈的刺鼻味道。甲醛含量为35%至40%(一般是37%)的水溶液,也加入10%~15%的甲醇防止聚合。具有防腐、消毒和漂白的功能。不同领域有不同作用
毒性
对人体可能的伤害:
据很多医学报告指出,若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福尔马林时,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、皮肤炎或是湿疹,尤其工作上需长期接触福尔马林的人,经常会有此类现象出现,因此需避免皮肤直接碰触,不慎碰触应速用清水冲洗。甲醛挥发性很强,对眼睛有强刺激性,具有伤害力,若不慎福尔马林液接触眼部时,请速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,并尽速就医。而若不慎吸入时,会刺激口、鼻与呼吸道黏膜组织,轻则疼痛咳嗽,重则呼吸道发炎,甚至肺水肿,也请就医检查为宜。若不慎误饮,量多则有致命之可能。超过安全数值的甲醛及其氧化产物甲酸,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,相关急救措施于使用福尔马林前均应先寻求专业咨询,以确保自身安全。
很多科学研究与动物实验早已指出,长期接触福尔马林可能会导致癌症,其已被列为是一种“疑似致癌物质”!微量甲醛在人体体内代谢速度快,残留性不强,约35%可代谢为甲酸,而在尿液里以甲酸盐类的型态排出,其余65%可继续代谢为二氧化碳与水排除,但最大的问题是:可能会造成细胞的变性!且细菌、人体分离细胞或动物细胞基因突变测试呈阳性反应,亦不能排除有致生物畸形可能!请小心使用!
28可 溶 性 淀 粉
可溶性淀粉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,无臭无味,不溶于冷水,在热水中则可成为透明溶液,冷却后不结冰,一般用大米、玉米、小米、土豆的淀粉都可制成可溶性淀粉,但以红薯淀粉制得的可溶性淀粉质量最好。红薯淀粉的颗粒较粗,外面所包的胶膜在进行水解时易破裂,容易干燥。其加工过程是:取一定量的红薯淀粉过80目细筛,置于一大缸中,加入8%-9%的盐酸,将溶液搅成薄糊状,于40-45摄氏度浸渍24小时,或在室温下放置6-7天也可。每隔2小时搅动一次,浸渍完毕后,用虹吸法将缸内上层清液排掉,然后水洗数次,同时不断搅动,直至不含氯离子为止。然后掉包脱水干燥,最后用石磨磨细通过100-120目筛孔,即为可溶性淀粉。
应急处理:应急处理:泄漏: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aviaxgse.com/html/0387c51499447.html
下一篇: 供给与需求同步迭代 五粮液全新亮相春糖会